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双擎联袂 共创一流∣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联合诚邀全球优秀人才加盟

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4-05-17 23:59:47 |  访问:101

为加快推进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建设,推进首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发展,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首都医科大学(简称首医)联合新型研发机构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面向全球选聘高水平优秀人才。热忱欢迎各学科优秀学者加盟,共同推进事业发展。

一、招聘学科

首医和创新中心正在招聘从事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创新药物研究、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相关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的优秀学者。招聘长期有效,随时接收申请,至招聘满合适人选为止。

二、待遇保障

双聘于首医和创新中心,首医聘为教学科研型教师,创新中心聘为独立实验室pi,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保障。

1.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稳定的年度运行经费和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

2.协助组建科研团队,支持招收博士后,保障研究生招生;

3.支持申报各类国家级和北京市人才计划;

4.按照首医和创新中心评议确定的岗位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

5.按照相应岗位提供住房补贴或人才周转公寓;

6.在满足北京市落户条件下,协助办理北京户口;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入学、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等方面需求。

三、申请条件

1.治学态度严谨,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

3.具有博士学位,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4.身心健康,能够全职在校工作。

四、申请方式

1.提交个人申请。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接受报名,应聘者登录首都医科大学人才招聘网(https://rczp.ccmu.edu.cn),仔细阅读应聘须知,查看详细岗位信息,注册账号并完善个人简历信息后,逐项填报信息,选择应聘岗位(每人可选报两个岗位),提交岗位申请。

2.提供3-4封专家推荐信(包括博士后导师的推荐信)。由推荐人直接同时发送到首医学院联系人邮箱和创新中心联系人邮箱。

五、联系方式

1.首医人事处

联系人:武老师

联系电话:010-83911971

电子邮箱:wuk@ccmu.edu.cn

2.创新中心

联系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010-83950648,18565338396

电子邮箱:pi_recruit@cimrbj.ac.cn

3.首医各学院

序号学院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1基础医学院孙老师010-83911485jchr@ccmu.edu.cn
2药学院赵老师010-83911532yxhr@ccmu.edu.cn
3公共卫生学院闫老师010-83911503m13910255972@163.com
4护理学院张老师010-83911641syhlxy@ccmu.edu.cn
5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叶老师010-83911560sghr@ccmu.edu.cn
6中医药学院夏老师010-83911627xiarong@ccmu.edu.cn
7医学人文学院苏老师010-83911597yxrwxy@ccmu.edu.cn
8全科医学与继续

教育学院

胡老师010-83911729cmugpxy@126.com
9燕京医学院朱老师010-8147601319980007@ccmu.edu.cn

本公告由首都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负责解释。如遇国家、北京市和学校相关政策、规定发生调整,按新政策、新规定执行。

“首医-创新中心”双擎驱动,共同谱写“人才集聚”新篇章!

首都医科大学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学校现有22所临床医学院(其中20所为附属医院),有40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40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师7266人,其中院士7人;教授1176人,副教授1889人;博士生导师1281人,硕士生导师1793人。

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二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学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环境与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学科前1‰,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进入全球前5‰。

学校有5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56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60项),累计科研经费31.61亿元。

学校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广聚全球英才,厚植育才沃土,支持各类人才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打造顶尖师资队伍。全体首医人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简介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创新机制体制,以改善人民健康为目标,打造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医学科学研究体系和有助于促进“医教研产”深度融合的医学科学创新高地,成为建设“健康北京”乃至“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创新中心密切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院系及学科特色明显的附属医院,充分挖掘和利用首都地区优质、巨量的临床资源;致力于探索建立以医学为核心的,以有目的、有组织的研究为主的新型医学研究组织模式;建立促进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平台体系,推动医学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相结合,建设世界高水平医药创新研发集群。

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诚邀全球优秀学者加盟!相关附件

首医-创新中心2024年度人才双聘计划表.xlsx

推荐:更多双擎联袂 共创一流∣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联合诚邀全球优秀人才加盟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招聘通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